
央视新闻: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灵魂。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密集的,我们的文化遗产也从未如此清晰。在每一种文化中,中华民族都在不断寻找“何为文明、何为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良渚人能建造“防渗墙”
位于杭州余哈的良渚古城遗址,见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近来,考古又有新发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科技办公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介绍,良渚古城和水利系统考古项目实际上是沿着大坝轴线挖了一个槽,并在里面填充了不明材料,形成了防渗墙。时间良渚人的筑坝技术和选材与我们今天非常相似。
良渚水利枢纽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水坝系统之一。它与古城的水系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水城”网络,它不仅是水闸,而且转变为城市水道,为古城带来重要的物资。
王宁远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有着广阔的规划视野和极高的建设科学水平,体现了我们五千年文明的高度。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这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馆,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商周大型祭祀遗址。吨象牙这里出土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鸟金饰等重要文物6000余件。
如今,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两个古蜀文明可以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在川渝大地上,太阳鸟飞进了博物馆,融入了城市生活。 “太阳鸟号”金沙文化地铁列车和首个飞机主题博物馆“金沙号”成为“穿越三千年”的流动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芳表示,近年来,他们在17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城市举办了各种主题的展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古蜀文明走向世界。
我国文化资源状况总体清晰
“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资源状况十分严峻李尔。据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件,国有财产1.08亿件(套),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协调推进“中国考古”21个重大工程,770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深入实施。从良渚、二里头到殷墟、三星堆,我们不断丰富着对人类历史、文化史、文明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