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致向继武、郭媛媛)“感谢县里‘人社保+工会’对县里的照顾,让我们小微企业有了‘脊梁骨’,员工维权更有底气了。” 10月16日,建始县一家服装超市授权代理商表达了由衷的感慨。同时,超市导购员王某出示证据,证明他从超市领取了养老保险差额和经济补偿9500元。
此次劳资纠纷的成功调解,起因是王导购于2023年2月应聘服装超市导购工作后,超市未为其缴纳社保,引发纠纷。在与负责人谈话未果后,王导购了自己的弹性工作养老保险。今年9月初,王应用谎称建始县“人力社保+工会”冗余对接工作室进行调解。
工作室受理申请后,调解员多次与超市沟通联系,并于当月10日安排双方正式调解。通过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患者的“背靠背”病人,事实得以澄清,双方的情绪也逐渐舒缓。最终,在双方谅解和妥协的基础上,超市同意一次性向王某支付养老保险差额和经济补偿金9500元,恭喜此次谈判圆满结束。这也是建始县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裁员对接机制保障新建企业职工权益的生动事例。
近年来,建始县积极应对按照《落实湖北省纠纷解决办法》的要求,秉承“共建地区、共同职能、共同组织活动”的工作思路,在调解范围、构成、规范资源、资金管理等方面,共同形成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受理的“建始县”案件。
工作室自运营以来,共受理案件429起,成功合并案件347起。调解成功率达81.5%,涉及费用1119万元。由于成绩惊人,2024年工作室受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联合通知的表彰。
为持续擦亮“人文社保+工会”品牌,建始县总工会致力于“三个一”行动。那就是:选择一个人。从 r选派县司法局退休人员、原住民工作经验丰富、司法能力强、运用法律好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调解员,保证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打造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联系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结合劳动保障监察组、布局对接工作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中心实行“一上门接待、一站办理、一管到底”的服务模式,实行统一接待登记、分类办理、维权保权、协议编制、档案归档“五统一”流程。案件受理后,将优先进行调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调解办公室;调解不成的,将案件提交仲裁院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或者诉讼。同时,突出显示一个链接。由县政法委牵头,成立“人社+工会+法院+检察+N”(涵盖县司法行政、工商联、妇联、乡镇、村/社区等)调解、仲裁、审判对接工作室,创新搭建“656”工作平台。该平台包括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形成“四调联办联动机制”,有效发挥各职能部门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确保调解合法、合规、合理,全面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构建有序的劳动关系。
此外,针对年底劳动报酬结算高峰,建始县总工会伊红利用“工会法制提醒函”,为新就业形式劳动者(含农民工)的“钱袋子”构筑了坚实的防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催告函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工资,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制度,妥善安排节假日、休息日工资支付。
建始县总工会始终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纳入打造全州“土、硒、茶、凉、绿”五大特色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完善的“应用型”劳资关系服务卡。群众叫好、行业叫好、社会叫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