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水到“智慧水务”,看千年工程背后的中国
作者:365bet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10:54
清泉归来,江河湖泊焕然一新。 “十四五”期间,随着江河湖泊连通、生态供水加强,不少江河湖泊也恢复了水域。京杭大运河、永定河、西辽河等大量河流。“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建设了大量灌区工程,加强灌区现代化改造,为实施国家重点战略和粮食稳产丰收提供水资源保障。 都江堰灌区是中国最大的大型灌区之一。 “秦水东流,润天府两千载”。都江堰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无坝水利工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洗礼,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天使用。它不仅是世界灌溉遗产,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如今,古老的都江堰也焕然一新。让我们跟随本台主要记者江林走一圈都江堰灌区,聊聊这里的新变化,看“十四年”期间的新发展。 总台记者姜琳:欢迎大家来到都江堰灌区。我在都江堰灌区首部工程。我身后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鱼嘴。 2200多年来,虽然它的形状和位置略有调整,但总体上保持了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的设计理念,以鱼嘴引水,引水到人工开凿的内河和运河系统,喝天府之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灌溉面积都江堰灌区面积约282万公顷。你知道吗? “十四五”末,即今年10月,都江堰灌区总灌溉面积达到1165万公顷。 灌溉面积更广,为更多人口提供服务保障。 如果参考“十三五”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五年来,都江堰灌区总灌溉面积增加了74万公顷。事实上,这五年更重要的变化来自都江堰灌区管理机制的转变以及数字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2021年,经中央和四川省批准,全新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终于成立,开始实施水资源统一配置、综合利用。管理整个灌区。 当我们拍摄时,我们发现外江的两孔闸门正在缓缓打开,而这个命令是从离我两公里远的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发出的,这座指挥中心是“十四五”期间才建成的。 这里是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除了指挥调度职能外,每年夏季四川进入主汛期、岷江形成洪峰时,也是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减轻洪峰、确保下游安全的前线指挥部。 物联网数据融合让灌区管理更精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孪生和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了解岷江上游的水情、天气状况、渠首段所有闸门的运行状况以及配水情况可以清楚地了解主运河的情况并进行远程管理。这就好比给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配备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还装了一个“聪明大脑”。 随着岷江水从都江堰灌区引水,目前已到达距都江堰水利枢纽110公里的眉山市黑龙潭水库。远距离水源循环定期补充到黑龙潭水库。如今,都江堰灌区已形成水库网络,总蓄水量达23亿立方米。 更加年轻、更有活力的都江堰灌区也将用自己的努力为四川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