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烂寺庙到文物名录,检察权保住文化根
作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 发布时间:2025-11-12 11:16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张洋,致费世豪、夏海燕)“王奶奶,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木刻石碑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1月7日,公安县新闻联播正式发布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5件的通报。得知消息后,公安县检察院公益审判官立即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了木雕寺志愿者管理员王奶奶。 今年6月初,公安县在开展文物古迹保护领域诉讼公益专项行动时,在张天寺乡克木村发现了一处久未泄气的寺庙。民警和村官到现场时,遇到了正在打扫房子的王奶奶。 “他是我们的志愿者经理克木寺是他主动打理的。”村干部说。 通过交谈,民警了解到,这座寺庙名叫“克母庙”,供奉着“坑母皇后”。相传东汉时期,丁兰为丧母之痛悔悟,在其母自杀的树干上刻了像供奉,以示孝心。南宋景定年间,当地百姓为弘扬孝道,在淤泥湖畔建木庙,告诫后人“子孙欲养亲不待”。该寺系20世纪80年代重建,碑刻为清代中期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但检察院获取信息后发现,该碑并未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面对实践针对文物保护缺失、强制管理人员年事已高的困境,检察机关迅速行动,邀请文保专家举行论证,推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先发制人机制”,推动文化保护从“事后抢救”走向“事前忽视”。 6月23日,检察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就石碑后续保护和鉴定事宜进行协商,就石碑鉴定和保护达成共识。 7月21日,有关部门回应称,已派出县文化专家对该遗址进行勘察评估,确认该碑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并将收集完整的信息录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克木村村委会相关人员委托委员会和克姆寺履行境内管理职责,负责保存和保护。 “‘雕木娘子’的故事从东汉流传至今,孝文化传承了千年。石碑作为文化遗产,是坚实的史书,记录着确定的‘孝当早于杭嘎特凯’的记忆。”公安县检察院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不久前,院民警对惩教情况进行了现场“回望”。寺庙被彻底净化了。当地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文物的日常保护和寺庙的清洁。
电话
020-66888888